住房公積金事業經過25年的發展,在推進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、支持城鎮職工解決剛性基本住房需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2017年對湖北省而言意義非凡,該省于7月1日開通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臺,可在全國范圍內實現“賬隨人走、錢隨賬走”,新增4個城市通過住房公積金“雙貫標”驗收,探索“互聯網+住房公積金”。
目前,該省大部分地市可為繳存職工提供12329熱線、短信、官方網站、微博、微信、APP、支付寶生活號、自助終端、手機銀行等多種渠道、全天候不間斷服務。如黃石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通過支付寶授權,借助支付寶的人臉識別系統和實名認證功能,市民只需拿起手機打開支付寶,進入城市服務,點擊政務——公積金查詢,刷臉、眨眼,瞬間即可查詢公積金繳存信息、提取信息、貸款信息等諸多內容。
截至11月,該省住房公積金歸集603.05億元,提取額373.98億元,貸款330.10億元,個貸率達82%。住房公積金要充分發揮其保障功能,需要全省聯袂發力。
如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重視推進法治化建設,依法管理住房公積金。根據“多證合一、一照一碼”商事登記企業信息,實施精準擴面宣傳。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拒辦公積金貸款現象,與房地產管理有關部門建立協作聯動機制,依法懲處整改。建立住房公積金個人自愿繳存機制,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,該市主動發起長江中游城市群長沙、南昌、合肥及武漢4個省會城市公積金合作會議,率先實現跨省住房公積金異地互認互貸。
今年7月,武漢市開始實施積分落戶制度,將公積金繳存納入積分落戶指標體系。目前,全市共有2457人通過積分入戶初審,其中,申請住房公積金積分有860人,符合住房公積金加分條件的698人。
宜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深化“四統一”改革成效明顯:統一決策,統一管理,統一制度,統一核算。在住房公積金規范使用上,擬定《關于調整全市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的通知》,調整公積金使用范圍、最高貸款額度、貸款期限及還款系數,開展組合貸款業務,推行“四優先”貸款政策。堅持把內部審計作為廉政風險防控關鍵來抓,創新工作思路,開展“雙稽雙審”:日?;艘幏痘?、巡回稽查常態化、重點審計精準化、專項審計制度化。
為滿足剛性需求,襄陽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為推出“組合貸款”,實施差別化貸款。與相關部門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部門聯動機制,引導用人單位將落實住房公積金制度納入集體合同管理,將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納入與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范圍,爭取將“用工單位應為職工建繳住房公積金”的內容納入勞動合同。
十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動出擊,深入企業、工廠、社區開展宣傳,出臺了《關于調整十堰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的通知》,把“為父母、子女購房可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”、“購買住房可允許先提取再申請貸款”、“裝修自住住房可提取住房公積金”、“取消對個體工商戶、自由職業者、進城務工人員、靈活就業人員使用住房公積金的限制性條件”等內容列入政策范圍。
荊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開展住房公積金合作優質樓盤評選活動,支持合作的優質樓盤在進城農民工購房貸款時享受一定的優惠政策。創新使用途徑,主動參與人才公寓和藍領公寓等政策性住房建設,以“租購并舉”方式向全市各類人才供應政策性住房,針對在荊楚創新創業人才,降低繳存門檻,提供“即繳即貸”和“優先受理、優先審批、優先放款”的綠色通道。
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表示,住房公積金應堅持以繳存職工為中心,以住房困難家庭和新市民住房需求為重點,在“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”方面精準發力。明年預備實施“擴面行動”,切實推進非公企業繳存建制,圍繞“三個一億人”進城完善新市民繳存制度,打造“指尖上的公積金”,增強用戶體驗感,逐步將各類聘用制人員、合同制人員、勞務派遣人員、社區干部等納入制度范圍,經過4年左右的努力,實現年歸集額超千億元的目標。
來源:中國建設報